廣州電力交易中心累計完成省間市場交易電量698億千瓦時


發布時間:

2019-03-09

隨著電力體製改革不斷推進,南方區域電力市場已形成全國領先的多元化市場主體格局,累計登記注冊的各類市場主體共計2.3萬家。除了市場主體多元化外,南方區域電力交易機構開發完善了電力交易品種,形成了多周期、多品種的電力交易體係。

3月1日,廣州電力交易中心掛牌成立三周年。作為新一輪電力體製改革的產物,廣州電力交易中心自成立以來,穩步推進南方區域統一電力市場建設,積極創新交易品種,努力擴大市場化交易規模,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,持續促進釋放改革紅利,資源大範圍優化配置和清潔能源消納成效顯著。
3年來,廣州電力交易中心累計完成西電東送電量6156億千瓦時,清潔能源電量占比達85%,組織開展省間交易58次,省間市場交易電量698億千瓦時,總用電費用降低40億元;南方五省區省內市場化交易電量達7580億千瓦時,為電力用戶節約用電成本達673億元。3年來,南方區域電力市場化交易累計釋放改革紅利超700億元。
逐步構建南方區域電力市場體係
自成立以來,廣州電力交易中心積極探索南方區域跨區跨省電力市場建設,通過建章立製、開發市場、完善規則,逐步構建起南方區域跨區跨省電力市場體係,為市場主體搭建了公開透明、功能完善的電力交易平台。
隨著電力體製改革不斷推進,南方區域電力市場已形成全國領先的多元化市場主體格局,累計登記注冊的各類市場主體共計2.3萬家。除了市場主體多元化外,南方區域電力交易機構開發完善了電力交易品種,形成了多周期、多品種的電力交易體係。目前,南方區域電力市場已建立起“兩級市場、協同運作”的市場體係,省間形成了“協議+市場”的交易模式,省內形成“年度交易為主,月度交易為輔”的交易模式。
全力促進清潔能源消納
促進清潔能源消納,是廣州電力交易中心的一項重要使命。廣州電力交易中心一方麵積極開展跨區跨省市場化交易,充分挖掘西電東送通道的送電潛力,通過市場化交易促進清潔能源消納;另一方麵,進一步豐富交易品種,優化交易方式,擴大交易範圍,在交易規則中引入清潔能源優先交易、水火置換等市場化機製,充分發揮平台作用,為清潔能源消納爭取空間。“2018年汛期共組織開展了4次雲貴水火置換交易,騰出市場空間和通道能力消納雲南富餘水電,累計置換電量43.5億千瓦時。”廣州電力交易中心相關人員介紹。
據悉,2016年南方五省區省間市場化交易電量達135億千瓦時,約占全年西電東送電量的6.9%,清潔能源占比達81%。2017年南方五省區省間市場化交易電量達268億千瓦時,約占全年西電東送電量的12.5%,清潔能源占比達86%。2018年南方五省區省間市場化交易電量達295億千瓦時,約占全年西電東送電量的12.8%,清潔能源占比達87%,為生態文明建設和美麗中國貢獻了力量。
2018年,雲南、廣西水能利用率分別達到93%、100%,提前達到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在《清潔能源消納行動計劃(2018-2020年)》中下達的水能利用率目標。
持續提升電力市場化交易規模
廣州電力交易中心加快推進電力市場化交易,充分釋放“電改”紅利,市場配置資源的“指揮棒”作用逐漸凸顯。近3年,南方區域電力市場化交易規模迅速擴大,市場化交易比重逐年攀升。其中,省內市場化交易電量由2016年的1519億千瓦時增至2018年的3380億千瓦時,市場化交易電量份額由2016年的18%提升至35%,高於全國平均水平。
電力市場化改革釋放的改革紅利已經充分顯現,降低了企業用電成本,助力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。2018年,南方區域省內市場化交易電量3380億千瓦時,同比增長26.1%,占售電量的35.1%,用戶側平均降價幅度0.084元/千瓦時,為用戶降低成本285億元。3年來,省內市場化交易累計減少用戶電費支出約673億元。
深入推進統一市場建設步伐
建設南方區域統一電力市場,是南方區域電力發展的實際需求,是落實南方電網公司戰略部署的重要舉措。如何加快推進南方區域統一電力市場進程?2018年,廣州電力交易中心明確統一電力市場發展規劃,研究編製了電力市場建設“十三五”規劃,同時啟動了統一交易平台建設,並逐步構建統一電力市場管理製度體係,促進市場運營管理的標準化、規範化。
下一步,廣州電力交易中心將進一步完善市場交易機製、理順價格形成機製,促進清潔能源消納、保障電力供應、服務實體經濟發展,在南方區域統一電力市場框架下,實現統一基本規則、統一交易平台、統一管理服務,努力打造國際先進的國家級區域電力市場。

 

網站地圖